浏览数量:2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1-03-31 来源:本站
经验共分享 交流促成长
——记栖幼翡翠天域园参加栖霞区幼教东片线上研训活动
栖霞幼儿园 蔡璐
课程故事是教师观察、分析、解读幼儿的一种途径。3月31日,栖霞幼儿园翡翠天域园的部分老师参加了线上学习东片教研活动,线上观摩了两个课程故事的分享。
小班课程故事《蜗牛》,几个小小的蜗牛引起了孩子们的强烈的兴趣,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关联的过程。孩子们把蜗牛的壳作为重点,进行了探索,发现了很多有相似之处的小动物,并自觉地进行了模仿通过辨别蜗牛与其他小动物,孩子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有了提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带着孩子们去讨论,去表真,让孩子们对蜗牛的理解并不局限与绘本和前期查阅到的资料,孩子们极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大班课程故事《蜗牛的秘密》,孩子们在萝卜种植活动的过程中惊喜地发现了蜗牛,体现出幼儿对大自然、大社会充满无限好奇,能发现生活中的惊喜,孩子们有调查和探索的本能,教师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保护、支持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让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习与成长。
天域园的三位老师在观摩的过程中就两个核心话题进行了讨论,老师们认真思考,总结经验,及时记录下研讨小结。
1.都是与蜗牛的相遇,但是对比两个不同年龄段开展的课程活动,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区别?可以在《指南》中找到一些启发吗?
共同点:是以幼儿的主动探究为核心。活动中,在探究蜗牛秘密的活动中,教师给了孩子们充分的探究自主性。
区别:两个不同的年龄段,了解的深度不一样,小班主要对蜗牛的外形进行探究,大班关于蜗牛的习性,通过蜗牛探究活动,孩子们认真地观察、探究、交流,获得并丰富了有关蜗牛的相关知识经验,整个活动也收到了效果。
2.在金老师分享的种植活动中,你看到了孩子们增长了哪些方面的经验?依据“全收获”的理念,反思我们自己幼儿园的种植活还有哪方面的不足?可以如何改进?
种植是幼儿内在的需要,成人必须把种植过程交给幼儿,不能包办代替,种植不能成为门卫和保洁员的工作,幼儿园不能剥夺幼儿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机会。
全收获”的“全”是指多层次、多方面、多主体,说明种植不只是让幼儿有收获,不只是获得食物。
“全收获”理念指导下的种植活动意味着种植能给幼儿带来多样化的活动、多方面的经验,还能促进教师、家长等成人的专业发展。
幼儿园种植活动的核心价值是满足幼儿亲近大自然的需要,增进幼儿对植物的情感,让幼儿在多样化、多方式的四季种植活动中,增进对植物及其生长发展过程的了解,增进对植物生长条件的了解。在选种、栽培、管理、收获、品尝、制作等整个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增进情感和能力。
通过此次线上学习活动,老师们用心体会,在感悟中交流互动,对“课程故事”的理解更加清晰明了,对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也有了新的定位——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观察者、倾听者,而是帮助幼儿克服困难,解决真问题的引导者。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备案号:苏ICP备17051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