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4-12-24 来源:本站
栖霞幼儿园 孟琦慧子
为深入探讨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及相关教育实践,栖霞幼儿园翡翠天悦园教师们在徐薇老师的组织下于2024年12月23日开展了《名师空中课堂 教学新时空》学前教育专题教研线上学习活动。
活动伊始,老师们围绕“环境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展开了深入讨论。杨柳指出幼儿的身心发展依赖于与环境的互动,良好的环境是满足幼儿兴趣和需求的关键,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童月琴老师则强调,环境建设不仅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学前教育法》也明确了适宜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
随后,教师们围绕“如何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建设”、“如何支持儿童与环境创设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发展”、“如何既关注审美又关注幼儿参与”、“如何更好地利用在地资源”和“如何提升环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五个话题展开了讨论。
杨柳老师以幼儿园更换滑梯为例,详细介绍了从滑梯更换到投入使用期间开展的四次教研过程,运用关系思维开展和审视每一次活动。蔡轶平老师对幼儿园让幼儿参与大型环境改造的做法表示赞赏,认为这不仅转变了教师观念,还凸显了教研的强大力量。
余静雯老师鼓励教师大胆支持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哪怕是看似破坏的行为。蔡轶平老师强调为幼儿创造活动机会和支持决策的重要性,童月琴老师则着重指出支持幼儿全程参与环境创设是关键。胡蓓老师和杨柳老师分别从实际操作和班级环境操作阵地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对于小年龄孩子如何参与环境创设,周云裳老师提出要尊重其年龄特点,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支持,蔡轶平老师进一步明确了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提升经验的策略。余静雯老师还强调了环境创设与课程的紧密联系,以及环境对幼儿经验生长的重要性,蔡轶平老师则提出环境应具备邀请性和多样化材料。
童月琴老师介绍了溧水地区教师从理念模糊到重视资源利用的转变过程,包括盘点调查、梳理归类、价值分析判断、筛选整理形成课程资源清单等步骤,为资源转化为活动,进而转化为儿童经验提供了有效路径。
蔡轶平老师指出环境应服务于孩子,内容要符合儿童认知且能提升其经验,同时要从儿童视角考虑环境布置,如教室内容的高度设置等。胡蓓老师强调可通过观察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来判断环境的有效性。
活动最后,虞永平教授对此次教研活动进行了全面点评。他高度评价此次活动是一次教育经验的深度交流、教学实践的深刻反思与共同进步的良好契机。教师们以案例为线索的讨论充分体现了对环境教育作用的重视与积极探索,不同幼儿园的案例虽各具特色,但都共同指向环境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他强调教师在研究幼儿园课程时,应投入更多时间研究环境,紧密结合幼儿发展特点和需求进行环境的组织与利用。同时,他指出幼儿园应重视问题讨论,鼓励班级内教师间、师幼间乃至家园间的充分交流,因为这是取得教学成效的关键。
此外,他从环境教育的三个层面进行了深入解读,即“在环境中教育”“关于环境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强调了环境教育的全面性和重要性。最后,他指出幼儿园应秉持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的原则利用环境资源,教师要提升生活素养以更好地引导幼儿,同时要持续关注环境问题,不断提升对环境利用的能力,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此次学习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的平台,通过对环境教育问题的探讨,教师们对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价值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有助于师幼共同创造更加优质、适宜的园所环境。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备案号:苏ICP备17051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