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栖幼】以材料为媒介 支持幼儿游戏 ——栖霞幼儿园石埠湾园园本研训活动(五)

浏览数量:1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4-12-12      来源:本站

以材料为媒介 支持幼儿游戏

——栖霞幼儿园石埠湾园园本研训活动(五)

栖霞幼儿园 葛慧

游戏材料作为幼儿进行学习探索活动的媒介、载体,能引导、支持幼儿的活动,是游戏实施与开展的核心。为了有效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过程,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材料的投放、使用和活动组织等问题,从而进一步优化桥艺馆的环境20241211日,我园开展了园本研训活动。

活动初始,教师们聚集在桥艺馆观摩了由中一班葛慧老师组织的活动,在她的组织及鼓励下,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组合创作,有的孩子用陶土塑造出拱桥的外形后,在上面添加黏土做坡道、用砖块做栏板;有的孩子用砖块与混凝土混合,搭建梁桥后,用木片在旁边做装饰;有的孩子用黏土作为漂浮物,在上面加砖块建造浮桥。孩子们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兴趣非常浓厚且具有延续性。

241211以材料为媒介 支持幼儿游戏——栖霞幼儿园石埠湾园园本研训活动(五)_html_m5d92972f.jpg 241211以材料为媒介 支持幼儿游戏——栖霞幼儿园石埠湾园园本研训活动(五)_html_27752c1f.jpg

中午时分,教师们齐聚会议室,就上午的观摩活动进行交流、讨论并进行了理论学习。首先,教师们在冯恋老师的领读下,学习了《幼儿探索性环境创设》第三章 “引发师幼好奇和质疑的环境”的内容。从中教师们了解到:如果我们希望幼儿成为研究者,希望幼儿提问题并把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那么我们必须为幼儿树立榜样;当幼儿玩耍和探究时,我们应该陪伴在旁,与幼儿共同实践,因此我们必须要拥有真正的好奇心;当我们观察幼儿摆弄游戏材料时,我们必须要求自己保持好奇心并乐于接受各种可能性;幼儿和教师都是探究者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课程,那么这种课程实践将是一种协作式的、能够吸引所有人参与的、发人深思的和有意义的实践;一个支持幼儿进行探究的环境,需要有可供教师进行观察、反思和回应的系统,它们必须具有实际操作性、能够让教师每天既有时间又有动力去使用它们;“观察、理解、支持”是我们永远的功课,要立足在观察的基础上,精准解读儿童行为,有效支持发展。随后,冯老师结合本次分享内容提出了两个问题,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问题一:你在桥艺馆中采用哪些方式记录幼儿的行为与语言,以及你自己的问题和困惑?

吕凡敏:一般来说,用手机记录比较方便、快捷,有时候也会用便签本进行记录。如果多个孩子同时发生了问题,需要老师帮助、记录,如何进行记录、照顾到每个孩子,需要老师们进一步思考。

冯恋:我之前带了两组孩子去桥艺馆活动,确实不太能同时对两组孩子进行指导,后来就带了一组,我想说能不能用手机摆在那里对另一组孩子的活动进行记录,后期回顾,发现他们的高光时刻。

胡静雯:其实表格的使用是比较重要的,尤其是多个孩子进行活动的时候。

问题二:讨论一些马得利幼儿园教师所写的日志。它是怎样促进教师对幼儿的理解,并指出教师随后的决策制定的?

杨锦宇:抽水马桶案例中,孩子们对按一下有水冲出来很感兴趣,之后老师进行了记录并给予了支持,支持孩子们之后的探索。

吕凡敏:日志留下了孩子们当下的兴趣、好奇的点,帮助教师发现契机,指导后续活动的开展。思维更开阔,给教师们的体会也不同。帮助教师成长。

241211以材料为媒介 支持幼儿游戏——栖霞幼儿园石埠湾园园本研训活动(五)_html_4cc71dad.jpg 241211以材料为媒介 支持幼儿游戏——栖霞幼儿园石埠湾园园本研训活动(五)_html_22d0e3e2.jpg

241211以材料为媒介 支持幼儿游戏——栖霞幼儿园石埠湾园园本研训活动(五)_html_m1bf9fd06.jpg

接着,葛老师就上午的游戏活动情况介绍说:孩子们对于造桥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在游戏一开始也各自绘画了设计图,但是在后续的创作过程中孩子们分别遇到了不同的问题,慢慢地,有的孩子的创作便偏离了一开始的设计,改去创作别的类型的桥了,也有的孩子在教师的鼓励及引导下尝试克服困难,通过改变材料或综合运用多种材料等再次进行创作。其中,孩子们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多拱桥(小豆子):用陶土一体成型进行塑造,整体比较细,造了三个拱圈,用两条陶土做桥面,但是后来塌了。第二次增加了桥面、拱圈的宽度,成型并保存住了,后来增加旁边的绿植、动物,粘土增加了水面等,还有了鳄鱼、八爪鱼、泥巴池等。主题为游乐园里的桥。

2.多拱桥(暄暄):用陶土塑形,陶土做片状做桥面,做旁边的小岛等情境。后来用三个竹圈做拱圈。后又换用卡纸做拱圈,用砖块盖在上面做桥面。旁边的情境很丰富,有小岛、海豚、钓鱼台、绿植、传送门等。主题为羊山湖公园的桥。

3.梁桥(宸宸):一开始想要做赵州桥,但是选择用粘土塑造拱圈,太软,未成功。后用大面积用粘土做拱桥和旁边的装饰,发现和想要的拱桥材质、颜色等不太符合。后来从哥哥姐姐留下的操作步骤学习到混凝土的混合方法,改用混凝土和砖块造梁桥。

4.浮桥(妍妍):一开始想要造拱桥,但是摆放太乱,通过欣赏图片资料等了解到桥面的特点,与教师一起进行整理,造了浮桥。后添加了水面、汽车、绿植、小鸭子。

活动的最后,教师们围绕“典型材料和辅助材”话题展开讨论。

话题一:中一班桥艺馆游戏中提供了哪些典型材料和辅助材料?

典型材料:

原材料:砖块、陶泥、石头。

工具材料:刮刀、纸杯。

辅助材料:

自然类:果壳、玉米棒、冰棒棍、木片。

3D:仿真树、kt板、纽扣。

彩笔、底板、粘土。

话题二:典型材料和辅助材料二者有什么关系?幼儿是如何使用这两种材料进行操作的?

关系:

1.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典型材料更好体现层次性,提升幼儿关进经验(还原真实)。

3.两者之间相互转换,辅助材料增加游戏趣味性。

如何使用:

先使用典型材料将桥的大致形态结构塑造出来,再用辅助材料进行固定、装饰、添加情境。

学无止境,研思不停。通过本次园本研训,教师们看到了多样化的游戏材料与支持的重要性,并表示在后续游戏支持中,将继续提供自主探究和创造的空间,不断促进幼儿和材料的感知与体验、操作与探索、交往与互动,提升幼儿自主探究、问题解决能力。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五福家园内        电话:02585203967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备案号:苏ICP备17051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