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4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10-27 来源:本站
关注幼儿发展、践行《指南》精神
栖霞幼儿园 蔡婷婷
以《指南》精神为引领,不断地用新的课程观、儿童观、教育观,研究着如何走进儿童的艺术世界,为不断优化儿童的美术教育,因此于2022年10月27日上午,我园教师参加了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办的美术领域观摩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共有五项议程,第一项议程是由梅花山庄幼儿园刘可音老师带来的大班美术室活动——美丽扎染系列之一;第二项议程是由南京市第二幼儿园周渊老师带来的大班美术活动——创意造型之奇妙动物园;第三项议程是由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钟秀幼儿园李沁园长带来的讲座——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师美术教育能力;第四项议程是南京市梅花山庄幼儿园秦红园长带来的关于由美的历程之幼儿园民间艺术教育的行与思。第五项为于洋老师对本场活动的精彩点评。
下面研讨活动正式开始,刘可音老师带着她的孩子们来啦!刘老师第一次通过直观的作品请孩子们欣赏,从中感受扎染的美感,初步了解扎与染带来的作品。第二次欣赏的重点是花纹形状,联系操作经验在集体中引导幼儿将刚才的经验共享,引导孩子利用比较、迁移经验进行讨论,比较注重的是对美的感受。其中刘老师给幼儿的反馈——“哪里像……”“你为什么这么猜?”也是将幼儿的表达引导的更加具体。第二次播放的视频先是扎染方法的提示,接着是作品的讨论。每个环节都通过视频和实物欣赏,老师都会请孩子再次反馈,内化梳理孩子的学习。
接着是由周渊老师带来的奇妙动物园,周老师先请孩子们根据已有经验说一说动物园里有哪些小动物,接着一起欣赏周老师带来的奇妙动物园里的小动物,用果蔬做出来的奇妙小动物引起了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周老师请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尝试做小动物,最后幼儿分组做小动物并欣赏。
接着,李沁园长为我们呈现了在信息化时代的审美教育资源。让我们了解教师可以通过VR技术、APP、office等各种网络资源参观欣赏艺术作品,提升幼儿的美感。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多种表现的形式和方法,丰富幼儿的眼界,而不仅仅限于某一种材料或者表现方法。要打破幼儿艺术表达和创造的顾虑,支持幼儿大胆自由的表现。李沁园长和大家分享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师美术的教育能力。其实归根结底说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拓展美术的审美资源丰富,审美的经验。同时也是为了激发和支持幼儿的审美表达,最终的目的还是让幼儿的审美活动变得更加的有趣和有意义。
梅花山庄幼儿园的秦红园长从再思考:发挥求真、求善、求美的综合价值、再优化:营造自然、优美、生态的融美环境、再探索:实施开放、创造、愉悦的历美活动、再发现:培育求真、向善、向美的快乐儿童四个方面出发,注重从幼儿自身独特的艺术感受、理解、想象出发,鼓励幼儿、支持幼儿自主自由表达和表现美。
最后是由老师带来的总结:我们是大课程观、大美育观,把我们美育的内涵理念如何在幼儿园的课程中充分体现,最后已经能从那么多孩子的自我介绍、自我肯定、自我欣赏感受到,也值得我们老师的借鉴和学习,从今天的四个活动,无论是点状的集体教学活动——美术室活动,还是我们提升综合素养的讲座分享及大美育观的分享,都可以给我们线上老师支持和帮助,希望各位老师是从课程的视角来关照美术领域,从课程的领域来关注美术领域,我们研究美育要从大课程观出发。
我们老师在此学习中明白了美术活动要从大课程观、大美育观出发,把我们美育的内涵理念在幼儿园的课程中充分体现,我们应从课程的视角来关照美术领域,从课程的领域来关注美术领域,我们研究美育要从大课程观出发。幼儿美育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健康审美态度的教育。美育在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有着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在设计美术教学活动中应具备哪些能力?要注重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工具材料的选择,这也是完成教学活动目标的前提。具备掌握“儿童视角”、掌控各种美术材料、借鉴和拓展作品形式的能力,还要将自身美术知识技能转化成儿童美术教育课程的能力。
我们应学以致用,明确目标,着眼未来。听了有关信息技术的讲座,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借助VR技术、APP、office等各种网络资源参观欣赏艺术作品,提升幼儿的美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渠道多形式获得知识和信息,营造主动探索、生动活泼的氛围;鼓励创新性学习,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
今后我们会学以致用,将今天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结合我园实际情况,针对幼儿的特点,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备案号:苏ICP备17051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