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4-09-23 来源:本站
为了更好地深化教师对幼小衔接课程建设的探索与研究,使审议更聚焦、课程更优化、教师更专业。2024 年 9 月 23 日,栖霞幼儿园翡翠天域园大班年级组教师们结合《指南》文件精神,对《标志的世界》进行后审议,并对《我是中国娃》开展前审议。与此同时,教师们还进行了幼小衔接共读的心得分享活动。
首先,大班组教师对《标志的世界》进行后审议。教师们指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对常见标志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能够准确识别标志的含义和作用,目标达成度较高。此外,教师们还提出应在区域中增设与标志相关的游戏,引导幼儿设计生活中的标志,拓展标志的种类和应用场景等建议。同时,教师们认为在主题评估中加入幼儿自评表和家长检核表,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促进家园合作,助力幼儿成长。
接着,在《我是中国娃》前审议中,教师们围绕主题内容、教学目标、活动设计探讨。教师们认为该主题对培养幼儿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意义重大。主题内容可从欢度国庆节、中国国粹等切入,如观看国庆阅兵、讲英雄故事、欣赏传统艺术等。同时我们也要发挥家园合作效益,如组织家长助教、社会实践等,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家长与幼儿感受并热爱中国文化。
在生活活动及幼小衔接研讨中,大班组教师们认为,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幼儿的生活环节。例如,在进餐时介绍传统美食,生活活动时播放古典音乐,结合传统文化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在幼小衔接活动中,可以在班级设立水墨区,开展相关的水墨活动,让幼儿尝试使用毛笔,提升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最后,谢文远老师就幼小衔接共读心得进行分享,她指出幼小衔接重应在幼儿生活自理与学习习惯的衔接,一日活动中教师应培养幼儿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蔡婷婷老师:“幼小衔接不仅仅是知识的过渡,更是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方位衔接。”竺文倩老师:“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方面。在共读中,我意识到要为幼儿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让他们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和解决冲突。”
我们将持续优化课程内容与实施方式,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通过深入的课程审议和丰富的共读活动,为幼儿顺利过渡小学筑牢坚实基础!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备案号:苏ICP备17051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