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5-01-10 来源:本站
以研促教 共育美好
栖霞幼儿园石埠湾园课程中心组活动(五)
栖霞幼儿园 吕凡敏
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理论的引领,也离不开整个集体的研讨、分享。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课程规划、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栖霞幼儿园石埠湾园开展了第五次课程中心组活动。
活动一开始,各位老师介绍了班级开展的桥主题。缪老师介绍:“幼儿好奇心渐盛,对周围世界充满探索欲望。“桥”作为生活中常见又独特的建筑,极易引发他们的关注。然而,幼儿对桥的认知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了解的途径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了解桥的基本构造和主要结构,尝试用多种材料搭建桥梁,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运用多种材料尝试不同方式搭建桥梁,用身体搭桥,发现身体多种作用。”
葛老师介绍:“本班幼儿对于古桥的认识较少,大多数幼儿只认识拱桥,了解拱桥基本的外形特征,缺少对于古桥外形特征、结构造型等相应的经验。在本主题“一起瞧桥”活动,孩子们通过实地参观、材料收集、观察写生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有意识地感知古桥的结构、造型、外观……同时,以图片、视频欣赏与孩子们共同感受古桥传统装饰的魅力。最后,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让幼儿了解自己身边的古桥,在实际搭建、制作拱桥的过程中,产生对古桥的喜爱的情感,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护、爱护古桥。”
冯老师介绍:“幼儿通过对比观察、调查等方式,在栖霞山活动中,幼儿通过拓印、描摹的方式感受拱桥上特有的中国古代符号认识不同拱桥的名称、结构、造型等特征,了解了南京的文德桥灯桥,感受到古时人们在桥名背后寄托的美好情感,体验拱桥与人们生活的关联。80%的幼儿会用关联词,因为……所以、由于……结果清楚连贯的讲述拱桥调查、拱桥承力的探索过程。”
吕老师介绍道:“我们借助幼儿家乡的桥为基点,在与幼儿进行石埠桥、长江四桥、栖霞山桥的一步步探索中,增进了各类桥的科学了解,丰富了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外形结构认识,萌发对家乡的热爱。还以幼儿的问题为契机,开展班级桥展览活动,充分展现幼儿的创作智慧和表现能力。蒋园长对班级老师开展的桥活动表示了肯定,同时也针对开展中的问题提出了意见
随后,石埠湾园蒋园长根据老师们的介绍提出了提出了指导意见:“桥的生成活动中,对于主题目标的设立不能照搬我们的生成书本,一定回归指南各领域年龄阶段的目标去设立,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其次,一定要根据班级幼儿的兴趣、需要进行调整。”
活动的第二部分,各班级老师汇报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小一班缪老师从教育教学情况、常规工作情况、卫生保健情况、家长工作情况及不足之处做了总结,重点放在了主题活动开展讲述上。葛老师指出:开展主题活动是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鼓励幼儿参与积累、并能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进行探究学习,教师起脚手架的作用支持协作幼儿成长。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的知识量有所增长,基本的日常生活常识量增加,能学会简单的生活学习技能,并能在团结的游戏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在活动中积极创设是以幼儿接受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中一班葛老师老师从班级情况、常规管理、教育教学、安全工作、家长工作等方面做了总结。并在五大领域各个活动中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和还有需要提高的点;并且在各个活动中体现了常规管理。用环境说话,努力创设与教学课程紧密结合的环境,着重体现了幼儿的全面参与性。主题墙的创设也体现了师生互动,主动学习的新的教育理念。
大一班冯老师将重点放在了班级常规和教育教学方面。班级常规上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供机会让幼儿自己学做事情,并及时给予表扬和引导。家长方面及时交流,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及时分享孩子进步的方面,同时也通过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
大二班吕老师主要介绍了生成主题中的桥展览,展示了幼儿桥展览筹备的全过程,还对对一个学期的工作做了总结,并结合《纲要》和新材料要求,认真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每月提前计划好主题,布置安排好周计划,科学接力的安排好一日学习生活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也对保育工作和家长工作做了总结和反思,并对下学期的工作做了设想。
随后,胡静雯老师针对各位老师一个学期的工作进行了教育教学、家长工作和队伍建设方面的总结,并对未来的工作做出了展望。蒋园长对于各位老师的教育教学以及其他工作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向每一位老师表达了感谢的同时也鞭策着大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育教学、安全、健康等多方面肯定了优点,指出了不足,并给老师们指出未来工作发展的新方向。晨锻中的材料应该及时更换、运用游戏的方式增添活动的趣味性等的解决办法。
以研促教,共育美好。此次课程中心组活动,展示了教师们开展园本课程中的现状,收获了大家给予的宝贵意见,为后续深入探索奠定了基础。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备案号:苏ICP备17051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