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5-03-03 来源:本站
探园内植物奥秘 育幼儿科学新芽
栖霞幼儿园 陈雅露
2025年3月3日,栖霞幼儿园翡翠天域园在三楼会议室开展了科学领域组专题教研活动。由科学领域组负责人刘杰主持,全体科学组教师参与,旨在通过系统规划植物观察与种植活动,深化幼儿自然科学教育,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培养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
活动伊始,刘杰老师强调了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幼儿认识园内植物,是帮助他们走进自然、探索科学的第一步。”教师们依次介绍各自负责的植物及其教育价值。例如,梁欣悦老师以绣球花为例,提出通过观察花瓣形状、颜色和数量,锻炼幼儿的观察力与数学认知能力;陈雅露老师则详细介绍植物生长的周期与养护方法,强调系统性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各班级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选定两种植物作为“花草精灵”,将科学探究融入日常观察。例如,中三班以蓝莓和绣球为研究对象,设置每日“蓝莓颜色打卡角”,提供色卡与放大镜,在幼儿园寻找不同颜色绣球,寻找并拍照记录,发现“同一种花颜色不同”的现象;中四班选择龟甲冬青球与钢琴月季,从叶片触感与季节开花差异入手,培养幼儿对植物结构与生态适应性的探索意识。大班幼儿则聚焦更复杂的科学现象,如大一班通过香樟气味与桑葚结果过程,探究植物化学物质与生殖发育规律。
在“班级种植预设表”研讨环节,教师们强调科学教育与多领域融合的理念。汪林老师提出:“种植活动需遵循科学教育的系统性,从播种到养护全程规划,帮助幼儿建立完整的科学认知。”施璐老师补充道:“记录植物生长变化不仅能提升观察能力,还能融入语言表达与书写训练,契合多元智能发展需求。”各班级据此制定了详细的种植计划,例如小二班以迷迭香和朱蕉为对象,结合气味探索与叶片形态研究,设计跨学科探究活动。
活动最后,教研组对本次研讨进行总结与反思。尽管教师们展现了扎实的科学教育理论基础,但在实践融合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未来计划通过专题培训,深化幼儿发展理论与种植活动的结合,同时优化班级种植方案,突出科学教育目标。刘杰老师表示:“我们将持续改进教研形式,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科学探索体验,让每一株植物都成为他们认识世界的窗口。”本次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更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注入了新思路。栖霞幼儿园翡翠天域园将继续以自然为课堂,以探索为纽带,助力幼儿在观察、思考与实践中成长为热爱科学的小小探索者。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备案号:苏ICP备17051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