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1-12-23 来源:本站
线上学习 学思同行
——栖幼翡翠天域园业务学习活动
栖霞幼儿园 谢文远
我国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倡“活教育”理论,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提高教师关于地域(乡村)资源课程建构的能力,栖霞幼儿园翡翠天域园与2021年12月23日在会议室进行了线上学习活动。
在活动中,首先是俞洋老师提出城乡各地幼儿园都应结合当地特色资源文化,作为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幼儿园课程,如何使其内容更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是做好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保证。充分发挥地方资源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幼儿园课程体系是值得我们面前的挖掘和探索的重大课程。
其次,江宁区几所幼儿园分别给我们展示了:周里“四季树林”课程建构;我们的小树林;西宁湿地课程建构路径;上峰“小农庄”课程故事几项内容,其中江宁区上峰幼儿园开展的一系列关于当地资源课程建设的种植活动,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收获了种植经验,收获了丰收幸福,同时教师和孩子都收获了更专业的发展,对当地的特色资源有了更深的认知,未来这些资源还可以开展哪些特色活动,他们会继续探索下去。
最后,黄进教授表示:幼儿园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工作。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幼儿教师要具有科学的理念,挖掘生活中有意义的教育课题,了解其适宜性,另一方面要清楚本地的文化,对地方资源有足够的认识,从而树立开放而科学的课程观,激发对课程资源开发的激情;最后作为教师要考虑可以利用的地方资源可以促进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哪些是幼儿必要的和有效的学习内容?哪些有利于幼儿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这些资源如何融入幼儿园课程之中等等。要考虑以上的问题,教师们要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话题,抓住教育契机开展合适的教育活动,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此推动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工作。
陶行知先生强调“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儿童生活的环境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新立足点,要在生活中开辟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新视野。用现代教育理念辩证的去开发和整合地方资源,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教师们要真正以儿童立场、科学态度和专业精神建设幼儿园课程,使之成为促进幼儿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支点,不断努力去实现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最优化。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备案号:苏ICP备17051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