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5-05-16 来源:本站
聚焦课程故事,共研成长密码
栖霞幼儿园 史举玥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课程故事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载体,以儿童视角记录游戏与探索过程,不仅能促进幼儿在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还为教师提供了反思与优化课程的契机。5月15日,栖幼翡翠天域园游戏教研组开展了课程故事中期汇报及审议活动,教师们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共同探讨课程优化路径。
首先是陈老师带来的《小竹扇》课程,教师引导大班幼儿在选材、装饰竹扇过程中锻炼手部精细动作与创造力,同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契合多元智能理论中对幼儿身体—动觉智能和内省智能的培养。审议中,老师们提出可以补充扇子包边问题解决过程、增加幼儿主体内容呈现的建议,这正是基于“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让课程更贴近幼儿真实探索历程。
之后,史老师的《叮叮咚咚竹风铃》课程、张老师的《鸟窝诞生记》、姚老师的《石头也疯狂》、王老师的《因豆而起》等课程,分别从幼儿兴趣点出发,开展探索活动。在审议环节,教师们围绕幼儿材料选择、经验总结、探究过程等方面展开讨论,均以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理论为依据,力求让课程更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与发展需求。例如,对《鸟窝诞生记》中材料分析环节的强调,有助于幼儿建构科学的认知逻辑;对《石头也疯狂》探究过程的关注,契合幼儿通过感官探索世界的学习方式。
陶老师的《趁春风 放风筝》课程和王老师的《刻呀印呀》课程,同样在审议中收获了细化目标、增加幼儿表征记录等建议。这些建议背后的理论支撑,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深度学习的理念,让课程真正成为幼儿成长的阶梯。
此次课程故事中期汇报及审议活动,既是教师们实践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深度对话。后续,游戏组教师将依据审议建议,结合幼儿教育理论,持续优化课程设计与实施,为幼儿打造更优质、更富有生命力的课程故事,助力幼儿在游戏与探索中茁壮成长。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备案号:苏ICP备17051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