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2-12-09 来源:本站
双向共研 科学衔接
栖霞幼儿园 朱婷婷
朱家雄教授说:“若能处理好顺应儿童发展的游戏和将儿童发展纳入社会轨道要求的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就解决了幼小衔接中的关键难点。”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促进教师深入了解并执行幼小衔接工作,栖霞幼儿园翡翠天悦园于2022年12月9日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义务教育新课标背景下的幼小课程衔接问题的线上讲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冯晓霞教授详细解读幼小课程之间的差异,着重探讨了幼儿园课程应如何加强与小学课程的“衔接性”,力求“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
首先,冯晓霞教授清晰罗列出幼儿园与小学课程的差异。幼儿园的活动依托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综合主题教学和直接经验为主,通过游戏激发兴趣驱动幼儿探究与学习;小学使用国家发布《课标》并审定或统编教材,以课堂教学和分科教学为主,儿童的学习受任务驱动。接着,冯教授为教师们详细全面地解读幼儿园课程如何加强与小学课程的“衔接性”。第一,教师需要认真学习《纲要》《指南》,关注并理解其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之间的衔接性。第二,冯教授强调教师需要强化衔接意识,辩证地看待幼儿期的学习与发展,正确认识幼儿园各类课程活动的特点,处理好不同活动之间的关系。第三,教师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减缓以游戏为主的学习与课堂教学为主的学习之间的矛盾。类似于安吉游戏的高水平的游戏为幼儿思维能幼力、学习品质的发展、新经验新概念的获得、运用或迁移已有经验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发挥等提供了机会。第四,教师要关注综合主题教学中的学科关键经验和核心概念。冯教授表示,“综合”是在“学科”的基础之上的。
通过认真观摩冯教授对幼小衔接的解读,教师们表示收获颇丰。教师要坚持学会和坚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教育问题,反对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教师应当掌握学科内容,包括核心概念、研究方法和工具、学科结构,以及幼儿园课程的学科资源;掌握教学法知识,包括幼儿是如何学习各门学科的,每门学科的学习轨迹,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支持幼儿在各学科领域的学习,将儿童的直接兴趣引导的自发游戏动机引导转化成任务引导的自觉活动动机。同时,通过应用、扩展、整合和更新学科内容知识、课程内容资源知识和学科教学法知识来调整教学实践。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备案号:苏ICP备17051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