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4-10-21 来源:本站
聚焦教研 共同成长
——栖霞幼儿园石埠湾园业务学习活动
栖霞幼儿园 吕凡敏
为进一步提升儿童艺术教育质量,促使教师正确地理解儿童艺术教育的理论与观念,科学地支持儿童真实且有意义的艺术学习,10月21日中午,栖霞幼儿园石埠湾园观看了孔起英教授《孔起英:理解儿童的艺术,实施支持性的教育策略 ——《指南》艺术领域解读》的专题讲座,深入解读《指南》艺术领域的核心经验。
讲座活动一开始,孔起英教授就从理论方面梳理了《指南》艺术领域的核心价值和理念,并就艺术表现提出三点强调:一是在头脑中形成审美心理意象,这是儿童创作出可视可听的艺术形象(或作品)的前提与基础;二是艺术的形式语言的运用,基于儿童发展的特点,我们强调以儿童自己所理解的艺术语言去创作,而不是一定要按成人的理解去进行创作;三是对工具和材料的探索。
随后,栖幼石埠湾园业务主任胡静雯以案例“蓝印花帽子”为抓手,引发教师依据《指南》观察日常情境中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思考并实施支持性教育策略。教师仔细阅读案例并展开研讨,吕老师通过 “我知道你戴的帽子是蓝印花布做的”这句话,解读出该幼儿以下发展特征:“幼儿看到了欣欣戴着一顶蓝印花布做的帽子,这是幼儿探究的表现。探究方式表现为观察,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幼儿的观察力比较敏锐。”姜老师认为“以上的观察与表达都是幼儿主动进行的,表现出主动性这一积极的学习品质。”冯老师补充道“这个幼儿有关于蓝印花布的经验,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就应该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所以,我们在一日生活的每一个情境、每一个活动中,都可以依据《指南》提出的儿童发展方向去解读儿童的整体发展情况, 这是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的基础与前提。
分析过幼儿发展现状后,教师还多案例中的师幼互动和支持策略提出自己看法。陈老师:从“我想做成蹦蹦床在上面跳”这个回答我们几乎可以断定,洋洋具有关于蹦蹦床的经验,但这种经验可能有不同的来源,一种可能是他真的在蹦蹦床上跳过,这是一种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直接经验;还有一种可能是他曾经看到过别人在蹦蹦床上跳,而自己并没有跳过,这是一种间接经验。要想知道该幼儿的经验的来源,教师可采用追问的教育策略。葛老师补充道:“基于蓝印花布的色彩这一艺术要素而产生的想象,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艺术想象,幼儿所表达的“我真想”更能让我们确定幼儿是在进行艺术想象。而教师的回应是“你好好想一想,布能做船吗?布是不可以做船的,会沉掉的”。这里教师是在用科学技术来回应幼儿的艺术想象, 必定不是有效的回应。”
总结环节,胡老师根据大家的发言做出总结,呼吁教师在贯彻《指南》的教育实践中,关注情境中每一个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创设支持性的物质环境和宽松的心理环境,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我园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更加深入艺术领域价值内涵,提高教师指导质量,向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备案号:苏ICP备170519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