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5-04-03 来源:本站
山中探秘 共研共长
——栖幼五福园课程中心组活动(四)
栖霞幼儿园 夏子衿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坐落于栖霞山脚下的五福幼儿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山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为了极大限度地挖掘山中资源,拓展幼儿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深化家园共育。2025年4月3日中午,栖霞幼儿园五福园课程中心组在张兰园长的带领下,开展了本学期第四次课程中心组教研活动。
课程中心组的老师们及家长齐聚栖霞山,共寻幼儿的活动之源。进入栖霞山后,成员们及家长以年级组为单位,分别围绕各自计划研究的方向进行资源的收集,并完成资源表的初步填写。成员们在登山游览的过程中小组结伴讨论前行,将发现的有价值的资源通过照片、视频、笔记的方式记录下来,一路上收获颇丰。
下山后,家长们反馈了自己本次跟随班级老师进山踩点的发现。中一班祁芯渝外婆表示,很开心能够参与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路上也发现了栖霞山中的不少资源,这些都是幼儿的宝贵财富,也很感谢老师给我这次机会!大一班刘瞰秋妈妈表示,这是一次充满惊喜与感动的经历,在和老师一起进山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纹样,它们形态各异、造型独特,也期待大一班的孩子们和纹样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大二班袁语馨妈妈表示这次栖霞山实践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栖霞山中到处充满了汉字,大班下正处于幼小衔接的关键期,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和幼儿一起了解汉字。
最后,各班反馈本次进山的发现及计划探究的方向。大二班张和老师表示幼儿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汉字,比如自己的名字。同时,在以往的栖霞山实践中,幼儿对自然也有一定的观察经验。我们将在幼小衔接阶段,借助栖霞山自然环境,以树叶、树枝、小石头等自然材料为媒介,进行拼摆、拓印、绘画、手工创作和活字印刷等活动,让幼儿直观感受汉字与自然的关联。中二班曹恩毓老师表示在上一主题《一片叶子有话说》栖霞山实践活动中,幼儿不仅培养了细致的自然观察能力,积累了植物科学知识,更激发了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同时锻炼了问题解决、团队协作与交流等综合能力。这些宝贵的前期经验,能让幼儿在探索大自然的线条活动中,敏锐捕捉自然线条元素,深入理解线条背后的科学原理,凭借高涨的探索热情主动参与活动,运用问题解决经验、克服困难,并通过团队协作交流,丰富对自然线条的认知,助力活动深入开展。我们将以“大自然的线条”为主题,秉持深化自然体验、探索,融合多元资源的理念,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推进探究。
张园长表示研究方向需要按年龄段来分,比如小班、中班、大班,每个年龄段有不同的研究重点。还需要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研究方向不能过于理论化,而应具有可操作性,要紧扣“栖霞山”这一主题,比如大二班的“汉字”,生活中到处都有汉字,为什么要研究栖霞山里的“汉字”呢?这是班级老师需要思考的地方。要找到“汉字”与栖霞山的关联,找到其中的联结点,才能更好地探寻“汉字”背后的内涵。教师可以先从幼儿园的“汉字”入手,先带领小朋友们找一找幼儿园里有哪些“汉字”,做好前期经验的铺垫,为后续针对性引导和拓展提供依据。
此次活动的开展加强了教师对栖霞山可利用资源的挖掘力度,增强了教师对在地文化资源的利用意识,有效地丰富了幼儿活动的资源。充分利用园所周边的资源,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建设具有特色的园所文化,提高幼儿与社会的接触和体验,是幼儿园不断探索的方向,相信我园将会继续致力于挖掘周边丰富的地域资源、环境资源,为幼儿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20 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幼儿园 备案号:苏ICP备17051995号-1